.txt青青草国产精品一区二区
最佳回答
“青青草国产精品一区二区”.txt青青草国产精品一区二区
小船摇橹于蟠龙市河,漾开一脉清波;糕点米香石板小巷里悠悠飘来,年之糕店长、“糕二代”陈琦正为游客讲解传统米糕的制作工艺,热情相邀试吃;一旁的普天同秤民艺馆中,设计师崔梦涵将各规格木杆秤与非遗技艺娓娓道来。在位于青浦区的蟠龙新天地,古镇的肌理与现代生活悄然交融。
“不管是谁来蟠龙,都能感受到一种很舒服的状态:自然、自在、休闲,没有‘景区与生活’的边界感,正是都市人所向往的松弛生活。”青浦区文旅局党组成员、副局长郭慧清带着记者走过一路白墙黛瓦和花格窗。她介绍,蟠龙新天地完整保留着传统 “十字街” 的空间肌理,20 多栋历史建筑实打实 “修旧如旧”,历史建筑和现代商业街区、自然绿地、人文艺术无缝融,“在这里,人们既能触摸老建筑的温度,又能享受逛街、观展、亲近自然的惬意,文化与消费体验多元而和谐。”
作为上海首批城中村改造项目,蟠龙新天地将历史文脉与新功能植入古镇改造,延续文化渊源的同时,焕新成为服务西上海乃至长三角市民的生活方式新地标。上海蟠龙天地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敏介绍,蟠龙古镇最早可追溯至1400多年前的隋朝,因水而生、因商而聚、因寺而兴,是一个典型的江南富庶水乡。2023年4月,蟠龙新天地正式亮相,总占地面积50万平方米,涵盖约23万平方米公共绿地、5万平方米商业街区与25万平方米国际社区。建设过程中完成了3万平方米河道整治与水生态修复,修复了程家祠堂、凤来桥、香花桥、蟠龙庵、天主教堂等文保点,恢复“九龙一凤”文化格局,再现“蟠龙新十景”,打造出一座开放式的“江南会客厅”。
“从开业至2025年10月,蟠龙新天地已吸引游客4700多万人次,节假日日均客流达15万人次。”黄敏表示,项目主打文化体验、户外运动,水岸滨水餐饮空间为市民游客带来别具韵味的人文社交体验。目前拥有的200家品牌中,80%是各级首店和概念店。此外,还举办各类活动600余场,关注传统文化及非遗体验,打造如江南风物季、江南灯会、蟠龙水集等文化活动,以沉浸体验和内容链接客群,携手非遗传承人、艺术家及社群主理人共创多元内容。
“今年3月,蟠龙获评全市郊区首个‘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’,这是对其‘保护历史、焕发现代活力’路径的充分肯定。游客数据也印证了其受欢迎程度。今年1至10月,便接待游客1652万人次,其中入境游客82.5万。如今,这里已成为上海市民微度假、全国游客沪上打卡的重要目的地。”郭慧清认为,“农文旅商体展”融合体现在蟠龙新天地的实践上,不是形式上的简单叠加,而是通过业态创新与空间重构,使农业生态、旅游人流、商业消费、文化会展与体育活动彼此导流、互为赋能,最终构建一个相互滋养、共生共荣的产业新生态。
青浦作为“上海之源”,凭借三千里水脉滋养与六千年文化浸润,近年来将“农文旅商体展”六业融合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。在上海市“十四五”规划成果系列新闻发布会青浦专场上,青浦区文化旅游局局长沈旖婷以四个特色印记概括青浦风貌:课读之余不忘耕植,17个乡村振兴示范村与50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串珠成链,绘就现代版“富春山居图”;开门有景、推窗见绿,蓝绿空间占比达67%;碧水穿城、黛瓦映波,朱家角古镇入选全国入境游客喜爱的十大名城古镇,蟠龙新天地获评郊区首个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,青浦星级民宿数量居全市第一;活力迸发、动感时尚,赛艇世锦赛、中国国际帆板大师赛、世界华人龙舟赛等在淀山湖“黄金水道”上百舸争流。今年1—10月,全区接待游客近4000万人次,同比增长19.2%;实现旅游收入107亿元,同比增长23.3%。
沈旖婷介绍,“十四五”以来,青浦围绕“六业”融合持续发力:以顶层设计护航,建立区级专班机制,整合形成“资源一张图、活动一览表、政策一汇编”;激发融合消费动能,依托水岸音乐节、“最江南”文旅节、BW展等活动,累计发放消费券1200万元,推出覆盖全要素的青浦Pass卡;推动融合标志空间焕新,助力朱家角古镇争创国家5A级景区,长三角国际电竞文化中心正式启用,蟠龙新天地、崧泽映巷等高品质融合场景成为微度假热点。
展望“十五五”,青浦将紧扣长三角创新枢纽建设目标,持续深耕“六业”融合,努力打响“中国古镇入境游第一站”“都市居民微度假首选地”“六业融合发展标杆区”品牌。重点包括构建“一轴一廊一环一区”融合空间格局,即G318“六业”融合主轴线、上海古文化走廊、环淀山湖文旅示范环和西虹桥休闲商务区;打造环青浦奥莱商旅秀带、四叶草国家会展中心会展承载体等IP标杆;培育江南古镇集群、田园乡村旅游、时尚潮流经济等新引擎。
“上青浦、下江南。青浦不远,美好更近。”沈旖婷的描绘中,一幅“六业共生、美美与共”的江南新画卷,正在青浦徐徐铺展。